爸媽請不要生氣!
專家逐點拆解「茶煲仔」

嬰兒每日成長,時刻都在處於學習及成長之中;當幼兒接近兩歲的時候,父母懷裡的「小寶貝」突然掙扎,變成不受控的「百厭星」。到底如何能夠過渡這個「Trouble Two」階段,要先從了解孩子開始!

Trouble Two

雖然坊間稱這個階段為「Trouble Two」,但並不代表只在兩歲的幼兒身上出現。從心理角度而言,發展心理學家Erik Erikson指出,幼兒在18個月到3歲正處於「自主行動(自律)與羞怯懷疑(害羞)」的階段,開始想擺脫成人,擁有強烈的自主意識,並急著發展自理能力。

這個階段的幼兒,希望自行探索身邊的環境,並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。但是,由於他們的語言、身體、情感技能未發育完成;當他們無法充分表達自己或行動,他們很容易感到沮喪。而通常的表現會轉化成發脾氣,挑釁行為和強烈的挫敗感。

 

發洩行為

幼兒發脾氣的行動範圍可以從輕微的言語抱怨,到整體的崩潰大哭。除了通過哭泣發洩情緒之外,幼兒還可能會有負面行動,其中可能包括:打、踢、咬人、扔東西。雖然這種負面行為對父母而言似乎永無止境,但根據2003年的一項研究結果,在18至60個月的幼兒中,75%的發洩行為只會持續最多5分鐘。


無止境反叛期?

有父母擔心幼兒這種行為會維持下去,故此更強力抑制或阻止幼兒發脾氣。但通常這只會導致更強烈的反彈,因為負面的處理手法不會幫助孩子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。父母應該提醒自己,子女這些叛逆行為並不是出於以反抗為目的,相反,他們強烈地希望溝通及表達自己,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嘗試了解及回應孩子的需求。

值得慶幸的是,有研究發現,20%的兩歲兒童每天發脾氣,但只有10%的4歲兒童每天發脾氣。這證明只要孩子具備語言及運動能力來表達自己的時候,他們大多數能理解規則及遵守之。

 

美國兒科學會處理建議

為了幫助父母及子女避開很多不必要的親子衝突,美國兒科學會作出9個建議:

 

 

 1.  保持規律的飲食及睡眠時間表。因為當孩子疲倦或飢餓時,更大機會發生不良行為。

 2.  讚美你鼓勵的行為,無視你不認可的行為。

 3.  不要打罵,並儘量避免高聲責罵,為孩子塑造非暴力行為榜樣。

 4.  盡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當孩子開始抱怨或行為不端時,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發現或故事。

 5.  設簡單規則,並清楚說明。例如,告訴孩子過馬路時必須握住你的手,因為你不想讓汽車傷害到他們。

 6.  提供兩個選擇給孩子,而避免讓孩子不受控制。例如:「你今天想穿藍色毛衣還是黃色風衣?」

 7.  確保家居環境安全。

 8.  不要因心軟而改變態度,設下規則後就要嚴格堅持。

 

 

作者:何蒨雯
資料來源:親子頭條   www.parentingheadline.com

 

HOMEfeel ISSUE 46 : Mar 2021

揭頁版:http://ftp1.ricacorp.com/ricaweb/magazine/issue/202103/files/44.html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