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理孩子因為輸而鬧情緒的五大方法


孩子們面對失敗,會畏縮、會害怕或者是選擇放棄,相信只要我們和孩子勇於面對,一起盡力就無悔。有些孩子輸不起,太看重要贏,只要一次輸了,就不懂得怎樣面對,一輸就鬧脾氣,許多家長都搏手無策。

 


其實小朋友想「贏」這件事,是每個孩子都必經的過程,也是人性的本能,我們成人又何嘗不是。如果孩子對贏的在意影響到人際關係和情緒,我們才需要介入,適量的想「贏」是上進,孩子太沒所謂不太積極,倒會讓家長憂心。孩子因為輸而鬧情緒怎麼辦?

 

 

1. 未學贏先學輸

有時候輸與贏不是真的那麼重要,最重要是享受過程,一開始應教導孩子輸就有更多進步空間的觀念。失敗不重要,慘敗不重要,屢戰屢敗也不重要;重要的是,家長與孩子一同經歷和學習,讓孩子看到變得「更好」的可能性。

 

2.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教孩子正確對待「輸」和「贏」

家長也要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價值觀,是不是自己本身就很看重「第一名」,比如平時在家裡,是否喜歡用比較的方式和小朋友說話:「我的比你大/比你快/比你好。」比較恰當的說法是,我們告訴孩子:「沒關係,你剛剛做得真的很好。」用這種方式去鼓勵孩子在過程中努力,而不是太在意結果。

 

3. 在遊戲和比賽前的預告很重要

處理情緒這件事一定要在情緒發生之前,因此家長要提前告知小朋友,等一下會有「輸贏」,輸的該怎麼辦,與孩子共同討論出面對輸贏的好辦法,讓孩子有心理準備,像是「我們可以再玩一次」或是「先在旁休息一下,觀察別的小朋友玩,再決定是否要再玩。」

 

4. 營造親子合作遊戲而不是競爭遊戲

多營造親子合作遊戲,而非競爭遊戲,如合作搭建積木變成動物或喜歡的物品,合作完成一幅畫或共同尋寶等,大家一起努力把一件事情完成。對於太在意輸贏的孩子,這是一個在家中已能做到的好練習,營造他跟爸媽、兄弟姊妹合作的機會,也讓孩子從中體驗與人合作的美好。

 

5. 起跑重要,還是耐力重要呢?重要的是參與挑戰的過程

生活總有輸贏相伴,成敗得失必有幾家歡喜幾家愁。孩子本是父母的心頭肉,父母怎麼忍心自己的孩子長大輸給別人、感到挫敗呢?小孩子探索世界,接觸不同領域的才藝可以幫助他們認識自我,輸和贏只是一種促進孩子成長的方式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HOMEfeel ISSUE 36: Sep 2018

揭頁版:http://ftp1.ricacorp.com/ricaweb/magazine/issue/201809/files/54.html

You may also like...